拒绝那根烟,留住那幅画
看了肉和邦妮都推荐的《成长教育》。影片有个很好的剧本,在很多细节上都处理得很用心。
印象最深的意象,或者说线索,有两个:香烟和伯恩琼斯的画。
珍妮从开始对拒绝大卫的给烟到后来以熟练的手势抽烟,是个慢慢接受大卫并融入那个世界的过程。
至于那幅画,它既是珍妮开始对大卫感兴趣的原因,又是她找回自我后看到的自己的内心。
整部电影叙述得波澜不惊,却让我看得心惊胆战。
后来发现电影是根据真人的回忆录改编,才难怪拍得那么真实。
我想是不是每个女孩都会遇到某个老男人递给你香烟的场景。我的记忆中有两个。
第一个是在高中的时候,当时跟着一个游学团在新加坡。团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们都很早休息了,但当时的我是第一次出国,兴奋得睡不着只想马路上多走走。出乎我的意料,十点过后新国的街道上非常安静,几乎所有的商厦都已经关了门。我拿着一张地图在乌节路上慢慢走着……
这时走过来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男人,长相儒雅,问能不能借我的地图一看,他也迷了路。那男人递过来一根烟,问我抽不抽?我婉言谢绝了。他也没在意,温和地笑了笑,收起烟,指着一边的7-11,说:不如我们一起去买杯咖啡,边喝边看。当时我觉得这个男的说话自信沉稳,看上去不是什么坏人,不如尝试着有趣一下,就随他去了超市。在冰柜边,他很老练地挑了两瓶Starbucks的玻璃瓶灌装,边付账边跟我说这很好喝。走出7-11他很绅士地递给了我其中的一瓶,动作自然,但传递着一种不容拒绝的自信。我们在路边喝着咖啡边聊了刻把钟,见时间不早,他便送我回了我们团住的旅店。临走他找出了张纸留了msn,再给了我个拥抱,同样绅士但不容拒绝。
回到上海几个月后,他发mail给我说迁到了上海,要一起出去吃个饭。我们约在静安公园那里的避风塘,点了许许多多菜(现在都想不出两个人在避风塘居然能吃掉五百块)。吃完午饭,他领着我去了对面的波特曼,说要我帮他挑定做衬衫的花色。波特曼底下有一家意大利的手工西服定做店,我穿着一身的学生装,踏进去显得那么不合时宜,再加上店员怪异的眼色,我只想快快找个借口闪人。我随意说了几个图案,没想他不再考虑完全遵循我的选择。我很别扭地陪着他量了身板的尺寸,快快逃离了店面。走出服装店,他开始说他家庭的不幸福:老婆身居异国,儿女又冷漠反叛,他自顾自说着生活种种的光鲜和种种的寂寞,内容不断游离在优越感和渴求怜悯间。说到一半又递给我支烟,当时的我不仅摆了手,还冷冷地说:从来不抽的。可能是情节和那些老套狗血的故事实在太像,我借口父母等着回家晚饭就速速和他道了别……
第二次是在泰山。当时本来是想要去山东枣庄的矿井看看,妈妈已经联系好了接头的朋友,未料我路过泰山的时候临时起意想去登登这天下第一岳。在泰山山脚,遇到重庆来的两男两女,让我帮他们拍照。巴蜀人的热情在一个拍照的功夫就把你拉拢了,当他们得知我一人时,邀我一起登顶和午饭。午饭间其中一位大哥递来了一根烟问我要否,我说我不抽。他们一路上对我关照有加,不断抖着包袱和乐子让我笑得前仰后合。临别大家留了个联系方式。
回到上海不久后,大哥说要来上海看F1,同时为我买好了A站台的套票。也许是从小就对自己的长相有自知之明,从来不觉受人恩惠是理所应当,便又找了个借口推脱了。后来,他也开始倾诉那些成功和寂寞,听得我汗毛直立,如坐针毡……
中年男人的故事总是一个模式:不容拒绝的慷慨和体贴,充实无忧的物质生活,淡然的绅士风度,当然,还有寂寞的无聊生活。他们对性并没有别人想的那么渴望,也不会对一个人矢志不渝。所有的游戏规则只有一个:愿者上钩。
电影故事的结尾很漂亮,女主角顺利尽了牛津,和同龄的男孩子约会。男孩有此邀他同游巴黎,她告诉他,她很乐意、她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巴黎。亦如未曾去过。
看完电影,心里不安了很久,也可能是在担心另外个平行世界的我是否接受了那两根香烟。
我想起后来有一次和小牛在一家超市看到那瓶进口的Stackbucks的咖啡,小牛惊叫着Starbucks出了玻璃瓶装,我笑着陪他一起惊喜,最后因为太贵就放了那瓶子买了杯贝纳颂。
而在刚刚过去的F1上海站,我们坐了很久的11号线到了上赛场。因为门票太贵,我们没舍得买,就坐在外边的休息区看大屏幕的直播。我说谢谢他,我想来这里玩很久了。
那种自己明白的踏实感,叫做幸福。
片尾看到伯恩琼斯的那幅画,感动得几乎要哭了出来:
也许有人因为拥有那些高雅、优裕、幽默、有趣,他们最初吸引到了你……
但过了很久你会发现,那些之所以能吸引到你,不过是因为,它们都是住在你心里的东西。
女孩子们,不需要通过捷径才能找到你想要的美。把握住自己心里的那幅画,真正的美就在你自己。